Clojure 开发经验总结

发布: 2019-04-21   上次更新: 2024-11-02   分类: 编程语言   标签: Clojure

文章目录

大概在两年半前,我开始陆陆续续写了一系列文章,来介绍如何上手、深入 Clojure,后来有幸加入 LeanCloud 写了两年的 Clojure,期间制作了一套七集的教学视频,算是对这门语言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。 鉴于国内 Clojure 普及程度很低,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年的经验整理出来,可能会有些片面,但贵在真实,希望我的这些实战经验能帮助到后面 Clojure 的学习者。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首先,会介绍如何打造高效实用的集成开发环境(IDE);接着会介绍 Clojure 语言特性隐藏的一些坑;之后就如何长期维护 Clojure 项目提供一些思路;然后会介绍 Clojure 社区中一些重量级的人物,通过阅读他们的代码可以极大增强自己的内功;最后想谈下对国内 Clojure 找工作的个人见解。

IDE

Clojure 开发那些事 中,介绍了开发 Clojure 的两种组合,即 IDEA+Cursive 与 Emacs+Cider。我一直用的是 Emacs 这一组合,在编写与 Java 交互比较多的情况下,会去采用 IDEA 方案。

关于编辑器之争,这里没必要讨论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,都是工具而已,写出优雅的代码才是目的。这里仅仅分享个人使用 Emacs 的一些小心得。

Emacs

Emacs 是起源最早的编辑器之一。有人说它是伪装成编辑器的操作系统,我当初怀揣着试试看的心理,反反复复用了几次,但基本上都无疾而终,相比于 VSCode 之类开箱即用的编辑器, Emacs 确实很不友好。后来才知道,入门 Emacs,最好的方式是先用前辈们的配置文件,然后逐渐去适应、学习。 这个过程比较痛苦,我大概持续了一周左右,即使到了今天,也还是有可能陶醉在配置文件的修改中,一改就是3、4个小时,因为它的配置文件就是 Elisp 代码,随着使用程度的增加,这些代码会变得比较复杂,所以隔一段时间,我就会重新整理一下,寻找最佳的管理方式。

建议感兴趣的同学专门拿出两天来学习 Emacs 一些基本操作,然后强迫自己在日常工作中使用它,这样应该能很快上手,一旦习惯了,基本上就离不开了,我目前除了 Java 用 IDEA 开发外,其余的 go/python/js/rust 等都用 Emacs 搞定。喜欢折腾的同学不要错过! 下面介绍两个 Emacs 中杀手锏:

最后,国内的 Emacs 社区也是非常推荐,经常会有精彩的讨论,各种使用问题都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

Cider + Lein

Cider 全称是 The Clojur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at Rocks for Emacs

参考 flyingmachine 的配置,能把 cider+lein 跑起来,在使用过程中,我逐渐总结出一套“最佳实践”,供大家参考:

  1. 慎重升级。每次升级 cider,我都会或多或少遇到些问题,这很烦人,尤其是你要开始干活的时候,IDE 突然坏了,于是乎你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,来修复它。虽然社区反应还算快,但还是挺影响效率的。
  2. lein 作为 Clojure 默认的项目管理工具,已够用,不需要再去折腾 boot-clj
    • Checkout Dependencies 多项目开发时必备的技巧,可以快速定位依赖的源码。项目目录大概是这样子的:
.
|-- project.clj
|-- README.md
|-- checkouts
|   `-- suchwow [link to ~/code/oss/suchwow]
|   `-- commons [link to ~/code/company/commons]
|-- src
|   `-- my_stuff
|       `-- core.clj
`-- test
  `-- my_stuff
      `-- core_test.clj
  1. Clojure REPL 启动很慢,所以正确的姿势是启动一个 REPL 后,不去关闭它,一直在里面去调试代码,有下面几个 plugin 使用的推荐:
    • lein-shorthand + alembic 可以在已启动的 REPL 中动态添加新依赖,不需要重启,必备!
    • scope-capture 让 REPL 开发、测试流程如丝般柔滑!
    • profiles.clj 是我目前的配置,供参考
    • REPL 启动久了,难免变得比较“脏”,对于改动较多的情况,在正式 push 到 remote 前,建议重启 REPL 测试

Clojure 踩雷区

每门语言都会过度宣扬自己的长处,而刻意回避自己不擅长的地方,这无可厚非。这一小节就会介绍下 Clojure 中容易出问题的几个地方:

Lazy

惰性是 Clojure 语言的一重要特性,按需求值,看起来很美好,但是用起来坑缺很多。 首先就是官方文档里介绍的 Don’t hang (onto) your head,类似的变种还有 lazy-seq + concat 的组合,非常容易写出看似优雅、实则暗藏 bug 的代码,到现在我都必须非常小心的使用它们,并且不能完全保证没有错误。

另一个是与动态变量结合时,比如

1
2
3
4
5
6
(def *some-predict* true)

(def do-somework [exercises]
  (binding [*some-predict* false]
    (map (fn [x] (do-with x))
         exercises)))

由于 map 是惰性求值的,导致 do-somework 在返回后还没有真正求值(realize),导致没有用到函数内 binding 的值。

动态变量

动态变量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不改变函数签名(主要是参数)的情况下,改变函数的行为。但用好它并不容易,除了上面提及的与 lazy 整合的问题,还要注意,其 binding 的值是不能跨线程的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Clojure 1.3 版本提出了 binding conveyance,但仅仅对 Clojure 自身的线程池有效,然后又增加了 bound-fn 来解决这个问题。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:

 1
 2
 3
 4
 5
 6
 7
 8
 9
10
11
12
13
14
15
16
(def ^:dynamic *num* 1)
(binding [*num* 2]
  (future (println *num*)))
;; 因为 binding conveyance,这里打印 "2"

(let [^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(Executors/newFixedThreadPool 1)]
  (binding [*num* 2]
    (.submit executor ^Callable (fn [] (println *num*)))
    (.shutdown executor)))
;; 对于自定义线程池,这里打印 "1"

(let [^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(Executors/newFixedThreadPool 1)]
  (binding [*num* 2]
    (.submit executor ^Callable (bound-fn [] (println *num*)))
    (.shutdown executor)))
;; 对于 bound-fn ,这里打印 "2"

更多可参考:

nil

nil 表示无,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含义,而且 Clojure 想尽量屏蔽掉这种差异性,比如:

1
2
3
4
5
6
user> (str nil "abc")
"abc"
user> (conj nil "abc")
("abc")
user> (assoc nil :a 1)
{:a 1}

但时不时 nil 就会出来咬你一口。记得之前有这么一个需求,需要对消息的格式做了升级,之前可能是 map/string,升级后只能是 string 并且用 v2 标示,处理的代码需要找出这两类消息,分别处理,代码大致如下

1
2
3
(let [{v1-msgs false v2-msgs true}
      (group-by #(when (string? %)
                   (.startsWith ^String % "v2:")) msgs)])

可以看到,代码很简单,就是判断 msg 是不是字符串,如果是,再看看版本是不是 v2,由于 nil 与 false 是不同的值,导致会丢失一部分数据,正确的写法是这样的:

1
2
3
(let [{v1-msgs false v2-msgs true}
      (group-by #(boolean (when (string? %)
                   (.startsWith ^String % "v2:"))) msgs)])

所以这里的一个提醒就是尽量不要让自己的函数返回 nil,而是返回空值,比如空数组、空链表、空字符串等。

future

future 可以很方便的起一个新线程来工作,但其运行的线程池是无限制的,如果无节制的使用会导致线上服务 oom,这里推荐一个并发的库 com.climate/claypoole 可以完美替换 pmap/future/run! 等!

长期维护 Clojure 项目

Clojure 作为一门动态语言,同样有“编写爽,维护难”痛点,解决方式也是统一的:完备的测试,外加 lint(代码质量检测)。

Test

测试这个问题很尴尬,是每个开发者都知道很重要但很少落实到位的一项技能,除了基本的单元测试,还要有覆盖整条链路的黑盒测试,不仅仅测正常的输入,更多的是异常情况。 下面说下 Clojure 单元测试开发中会用到的一些技巧:

  1. clojure.test 提供了最基本的断言,use-fixtures 可以进行一些 setup 与 teardown
  2. with-redefs 可以去 mock 一些外部依赖的返回
  3. ultra 更直观的测试结果展示

Lint

Clojure 作为一 Lisp 方言,有非常强的表现力,几行代码就可以干很多事情,为了保证整个团队有统一的编程风格,应该在项目起始阶段,就加上质量检测。 Clojure 社区里面,eastwood 是一个非常全面的 lint 工具,它帮助我发现了很多程序中肉眼难以识别的错误,成熟 Clojure 程序员必备。

跟进社区

除了 Clojure 语言本身外,Lein/JVM 等周边生态链也在不断推进,我们需要及时去了解这些新技术,现在我比较头疼的是下面这两个:

  1. Lein 在 3.0 大版本中会移除对 hook 的支持,这将会导致很多有用的插件不可用,包括上面推荐的 lein-shorthand
  2. Java 9 为了支持 module,改变了 classloader 的行为,导致无法使用 alembic 提供的动态加载依赖的功能,所以目前只能锁定在 Java 8 上

他山之石

Clojure 社区虽小,但不乏高手,通过阅读高手的代码,是熟悉一门语言 idioms 最有效的方式。下面介绍社区内,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位:

Nathan Marz

一个非常务实的 coder,文章见解独特、观点新颖。明星项目:

Kyle Kingsbury a.k.a “Aphyr”

神人一个,高产 coder。明星项目:

Zach Tellman

神人另一个,高产 coder,貌似与 Aphyr 共事过

混 Clojure 社区,应该还会经常看到 Congnitect 公司内的 Rich/Stuart Halloway/Alex Miller/Michael Fogus

Clojure 工作机会

首先明确一点,语言只是工具,而只会工具是找不到工作的,很多初学 Clojure 的同学都有这个误区。打个比方:一个厨师的刀工非常好,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做菜(领域知识),有什么用呢?

比如,做 Web 开发,那对 HTTP 了解多少? TCP/UDP 区别是什么?Mysql 锁有几种?这些都是必须的。再进一步,JVM 上的 gc 懂吗?多线程用过没?linux 上如何排除进程相关信息?

有了以上基础,我们也不得不承认,使用 Clojure 作为主力开发语言的公司确实少,但也不是没有,比如:北京的 LeanCloud/BearyChat、深圳的 风林火山 。 即使工作中无法使用,了解这门优雅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扩展自己的眼界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总结

从 14 年实习期间接触 Clojure,到现在 19 年差不多 5 年了,学到了太多太多东西,一方面是编程语言的设计,另一方面是后端开发的整个体系。坊间甚至一度传闻 Clojure is dead。 Clojure 不是银弹,肯定是有一些瑕疵,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门优秀的语言,虽然我现在工作中用不到它了,但是业余时间肯定还是会去研究它,社区有太多有意思的项目了。 希望新入门的同学可以坚持下去,早日体味到 Clojure 的乐趣。加油!

评论

欢迎读者通过邮件与我交流,也可以在 MastodonTwitter 上关注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