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 Go 已经一年,深深沉浸在其简洁的设计中,就像其官网描述的:
Go is expressive, concise, clean, and efficient. It's a fast, statically typed, compiled language that feels like a dynamically typed, interpreted language.
Rob Pike 在 Simplicity is Complicated 中也提到 Go 的简洁是其流行的重要原因。简洁并不意味着简单,Go 有着诸多设计确保了把复杂性隐藏在背后。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经验,来讨论 Go 中struct/interface 的设计理念与最佳实践,帮助读者写出健壮、高效的 Go 程序。
Struct
Go 的设计目标是取代 C/C++,所以 Go 里面的 struct 和 C 的类似,与 int/float 一样属于*值类型*,值类型的特点是内存紧凑,大小固定,对 GC 与内存访问来说都比较友好。
|
|
从上面图可以看到, Point
Rect1
Rect2
在内存中都是连续的。值类型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:
- 在进行赋值时,会对其值进行一次拷贝,这和 Java 中以引用为主的 Object 有所不同:
- 因为值类型的赋值会进行拷贝,所以当需要改变其值时,需要将其定义为指针类型。
|
|
上面的示例还比较简单,但是当把 struct 嵌套在其他结构中时,则容易忽视,比如在使用 for range 遍历 []struct=、=map[xx]struct
时。for range 使用时还会有些坑,可参考 Dig101 - Go 之 for-range 排坑指南,这里不再赘述。
而且,在某些场景下,Go 直接在语言层面限制对 struct 的修改。这里举一例子:
|
|
可以看到,无法直接对 map 中的 struct 进行赋值,这是由于 m[1]
得到的是原有 struct 的拷贝,即使编译器允许这里的赋值,map 中的 struct 值也不会改变,所以编译器直接不允许这种情况。其次, 这里的赋值操作是个 read-modify-write
操作,很难其保证原子性,更多讨论可参考 #3117。解决方式有两种:
|
|
笔者多次遇到这个“坑”,那是不是说把所有的 struct 都定义为指针就好了呢?这里需要了解下 Go 的逃逸分析才能回答这个问题。
逃逸分析
逃逸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决定对象分配在内存中的位置,Go 会尽量分配在 stack 上,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:回收简单,减轻 GC 压力。可以通过 go build -gcflags -m xx.go
查看
|
|
可以看到 returnByPointer
方法的返回值会逃逸,最终分配在 heap 上,关于变量分配在 stack / heap 上的性能差距,可参考:bench_test.go。测试结果:
|
|
可以看到:
- 方法返回 pointer 时,会有一次 heap 分配
- 方法返回 value 时,则没有 heap 分配,说明所有变量都分配在 stack 上
- 对于 receiver 为 pointer 或 value 性能差别不大,这是因为 s 在两种情况下均无逃逸,并且拷贝 struct 本身与拷贝指针(8 字节)的代价差不多
这个测试也说明变量分配在内存中的位置,与是否为指针无关。结合上面的测试结果,可以按照下述流程确定是否采用指针:
- 需要改变状态(比如包含 waitgroup/sync.Poll/sync.Mutex 等),选用指针
- 作为函数返回值
unsafe.Sizeof(struct)
大于一定阈值时,拷贝的时间大于在 heap 上分配的时间,选用指针 - 作为函数参数、for range 对象时(均会对值进行拷贝) ,如果对象比较大,选用指针
- 除此之外,struct 即可
为了确定出 2 中的阈值,可以在 struct 中添加一数组(数组也是值类型),再来运行上述测试即可。在笔者机器中,这个阈值大概为 72K。
|
|
很少有 struct 会达到这个量级,这是由于 Go 中常用的 slice/map/string 均为复合类型,复合类型的特点是大小固定,比如 string 类型只占 16 个字节(64 位系统而言),类似下面的结构
|
|
下图总结了 Go 中数据类型的分类:
值类型 | 复合类型 |
bool | slice |
numeric | map |
(unsafe)pointer | channel |
struct | function |
array | interface |
string |
|
|
可以看到,
- chan/func/map/ptr 均为 8 个字节,即一个指向具体数据的指针
- interface 为 16,两个指针,一个指向具体类型,一个指向具体数据。细节可参考 Russ Cox 的 Go Data Structures: Interfaces
- slice 为 24,包括一个指向底层 array 的指针,两个整型,分布表示 cap、len
上文中提到无法直接修改 map 中的 struct,那么下面的程序是否合法?为什么?
|
|
内存对齐
struct 中的字段会按照机器字长进行对齐,所以在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地方,可以尽量把相同类型的字段放一起。
|
|
上述代码会依次输出 32 24
,下面的图示清晰的展示了两个顺序的 struct 在内存中的布局:(图片来源)
最后,读者可以思考下面代码的运行结果:
|
|
Interface
如果说 struct 是对状态的封装,那么 interface 就是对行为的封装,是 Go 中构造抽象的基础。由于 Go 中没有 oop 的概念,主要是通过组合,而非继承来实现不同组件的整合,比如 io 包下的 Reader/Writer。 但就组合来说,并没有什么优势,Java 中也可以实现,但 Go 中的隐式“继承” 让组合变得十分灵活。
Embedded struct
下面通过一示例进行说明:
|
|
上述代码片段为 negroni 中的一个 middleware,用来记录 http code。自定义 Writer 通过嵌入 ResponseWriter,实现了 ResponseWriter 接口,然后通过重写 WriteHeader 的方式来实现业务需求,由于需要改变状态,所以采用指针类型 *RecordWriter
来作为 receiver,整个实现非常简洁扼要。
New func type
第二个示例是关于如何通过自定义 type,来达到简化 err 处理的目的。在 net/http 中,handlerFunc 没有返回值,这就导致在每个异常处理的后面加上一个空的 return 来中止逻辑处理,这样不仅繁琐,还容易遗漏,
|
|
这时便可通过自定义新类型来解决这个问题:
|
|
可以看到,上述示例通过定义 appHandler 新函数类型,并隐式“继承” http.Handler 接口来达到了统一集中处理 err 的需求。该实现漂亮的地方为函数增加新类型,且函数签名与 ServeHTTP 一致,这样就可以直接复用参数。对于初学者来说,可能没想到也可以给 func 类型来定义方法,但是在 Go 中,可以给任何类型增加方法。
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些框架,采用 panic 的方式来简化 err 处理,感觉这属于对 panic 的滥用,先不说对性能是否有损耗,更主要的是破坏了 if err != nil
的处理方式。希望读者在后续处理繁琐的逻辑时,多去考虑如何抽象新类型来解决。
总结
Go 的精妙设计保证了其简洁的特性,而且这些特性可能和传统的 oop 不同,这对于从这些语言转过来的读者来说会采用旧思维去思考问题,这无可厚非,但作为优秀的 Go 程序员,更多的需要从 Go 自特点来考虑问题,这样就不至于产生“为什么 XX 特性在 Go 中没有”的疑惑,要知道 Go 的作者可是 Rob Pike, Ken Thompson:-)
如果读者阅读/实现过基于 interface 的精巧设计,欢迎留言分享。
参考
- https://go101.org/article/value-part.html
- https://github.com/tyranron/golang-sizeof.tips/blob/master/internal/parser/types.go
- https://blog.golang.org/error-handling-and-go
- https://medium.com/a-journey-with-go/go-should-i-use-a-pointer-instead-of-a-copy-of-my-struct-44b43b104963
- https://research.swtch.com/godata